揭秘!英雄杨根思的故乡究竟在哪里?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4-05
杨根思,这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出生的地方——江苏泰兴,则是他英勇事迹的起点。
杨根思,本名羊庚玺,1922年11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杨货郎店(现泰兴市根思乡根思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便饱尝生活的艰辛,父母早亡,8岁的他便成了孤儿,10岁开始当放牛娃,12岁又随哥哥到上海,在资本家的地毯工厂做童工。这段经历不仅磨砺了他的意志,更让他对旧社会充满了仇恨。1941年地毯工厂关闭后,他回到家乡,继续给地主家做“牛倌”。然而,命运的转折在1942年到来,那一年,他从上海返回家乡,乡农委会主任给他讲述了新四军抗日的故事,这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他决定加入基干队,为改变命运和国家前途而奋斗。
1944年2月,杨根思正式加入新四军,成为老一团一营3连的一名战士。参军时,登记的工作人员误将他的名字“羊庚熙”听成了“杨根思”,从此,他便以“杨根思”这个名字闻名于世。参军后的杨根思,迅速展现出了他的英勇和智慧。首次参与作战,他就用长矛刺进了敌人的心脏,并缴获了第一杆枪。此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屡立战功,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和指挥员。
杨根思的军旅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历任新四军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解放军副连长、连长等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淮海战役等大小数十次战役战斗,擅长爆破,多次荣立战功。特别是在1945年6月上旬的战斗中,他奋勇当先,用两枚手榴弹炸掉敌人重机枪扼守的哨口,为新四军开辟了进攻道路,被评选为团战斗模范,并第一次立了功。同年11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我党。
在解放战争中,杨根思更是屡建奇功。他创造了用炸药包俘虏国民党军一个排的惊人战绩,被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1946年,在攻打泰安天主堂的战斗中,他脸部受伤,但仍坚持作战,最终用18颗手榴弹攻下了全城的制高点——天主堂,荣获“战斗英雄”称号。此外,他还被誉为“爆破大王”,在多次战斗中展现了出色的爆破技能。
1950年,杨根思迎来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场战斗。10月,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他担任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他奉命带一个排扼守长津湖畔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然而,杨根思并未退缩,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他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美军多次组织兵力发起进攻,但都被杨根思和他的战友们英勇击退。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阵地的尊严。然而,在激战中,杨根思的战友们纷纷倒下,最后只剩下了他一个人。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杨根思投完了所有的手榴弹,射出了最后一颗子弹。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毅然抱起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向敌群冲去。一声巨响后,他与敌人同归于尽,用生命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任务。
杨根思的英勇事迹震动了全世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并命名其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此外,他还被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并在2019年被评为“最美奋斗者”。
杨根思的牺牲让他的家乡江苏泰兴为之骄傲。泰兴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英勇的战士和他们之间的深厚联系。在杨根思的故乡根思乡根思村,人们为他树立了纪念碑和纪念馆,以缅怀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每年的纪念日和节日里,都会有无数的游客和市民来到这里,向这位伟大的英雄致敬。
杨根思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精神却永垂不朽。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也成为了世界人民共同敬仰的英雄典范。作为江苏泰兴的英雄儿女,杨根思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泰兴人民永远的骄傲和自豪。
- 上一篇: 揭秘:马诗背后的创作故事与时代背景
- 下一篇: 杖字组词:精选十例,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