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首歌的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都有恃无恐?》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2-16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被偏爱的 都有恃无恐 是什么歌的歌词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这句深入人心的歌词出自香港流行男歌手陈奕迅的经典国语歌曲《红玫瑰》。这首歌由李焯雄填词,梁翘柏编曲,收录于陈奕迅2007年发行的专辑《认了吧》中,不仅旋律优美动人,歌词更是深刻揭示了人性在爱情中的复杂情感与心理状态。
一、歌曲背景与灵感来源
《红玫瑰》的创作灵感源自于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以自身经历为蓝本,通过小说描绘了女性在婚姻中的不幸与悲哀。而李焯雄与陈奕迅则从男性角度出发,重新诠释了这一主题,讲述了每个男人心中似乎都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一个是纯洁无瑕的白玫瑰,象征着纯洁的爱情;另一个是风情万种的红玫瑰,代表着热烈而难以捉摸的爱。红玫瑰在这里,不仅是爱情的象征,更是得不到的欲望与幻想的化身。
二、歌词深度解析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这句歌词生动地描绘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心理。在爱情里,人们往往对那些难以触及的人或事物充满无尽的渴望与幻想,内心因这种无法得到的遗憾而不断骚动。这种骚动,既是对未知的好奇与向往,也是对现有感情状态的不满足与挣扎。它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爱情时的一种矛盾心理:既希望拥有完美的爱情,又常常对现有伴侣感到厌倦或不够珍惜。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与“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这句歌词指出了那些在爱情中被偏爱、被宠溺的人往往因为知道自己被爱而显得有恃无恐,不懂得珍惜对方的付出。这种心态在爱情关系中往往导致不平衡,被偏爱的一方可能因为过于自信而忽视对方的感受,甚至产生厌倦情绪,而被忽视的一方则可能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关注与回应而感到失落与痛苦。
时间的双刃剑
歌词中“红是朱砂痣烙印心口,红是蚊子血般平庸。时间美化那仅有的悸动,也磨平激动”这几句,深刻描绘了时间在爱情中的作用。最初的爱情如同朱砂痣般珍贵而深刻,让人铭记于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激情与悸动逐渐消退,变得如蚊子血般平庸无奇。时间既美化了人们最初的悸动,又磨平了那份激动与热情,使爱情在岁月的洗礼下显得愈发平淡与乏味。
感情中的不忠与挣扎
“从背后抱你的时候,期待的却是她的面容”,这句歌词简短而深刻,刻画出了感情中的不忠与挣扎。抱着眼前的人,心中却想着另一个人,这种矛盾与纠结不仅是对现有伴侣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逃避与否认。它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爱情选择时的困惑与无奈,以及对得不到的爱情的执着与对已拥有的爱情的忽视。
爱情的虚幻与无力感
“玫瑰的红,容易受伤的梦,握在手中却流失于指缝,又落空”,这句歌词将爱情比作红玫瑰,美丽而脆弱,容易受伤。它表达了爱情的虚幻与人们在面对爱情逝去时的无力感。即使曾经拥有过美好的爱情,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流失于指缝间,最终化为泡影。这种无力感不仅让人对爱情产生怀疑与失望,更促使人们反思自己在爱情中的行为与选择。
三、歌曲的艺术表现与情感传递
《红玫瑰》以其优美的旋律与深情的歌词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与共鸣。歌曲以中慢板的节奏展开,营造出一种深情而迷离的氛围。编曲中运用了丰富的乐器如钢琴、弦乐等,钢琴的旋律舒缓而动人,为歌曲奠定了深情的基调;弦乐的加入则增强了歌曲的情感张力,使得那种无奈、挣扎的情绪更加浓郁。陈奕迅独特的嗓音与这样的旋律和编曲完美融合,他用富有感染力的演唱将歌曲中的情感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把主人公在爱情中的复杂心境诠释得淋漓尽致。
四、歌曲的社会意义与启示
《红玫瑰》不仅是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在爱情中的种种弱点与挣扎。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同时,也告诫那些在爱情中被偏爱的人要学会感恩与珍惜对方的付出,不要因为自己的有恃无恐而伤害到对方。此外,歌曲还启示人们在面对爱情选择时要勇敢而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或逃避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结语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这句歌词以其深刻的内涵与广泛的共鸣成为了《红玫瑰》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它不仅揭示了人性在爱情中的复杂情感与心理状态,更以其优美的旋律与深情的演唱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与赞誉。在未来的日子里,《红玫瑰》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陪伴着每一个在爱情中探索与成长的人。
- 上一篇: 未成年微信实名认证无银行卡解决方案
- 下一篇: 《解析〈清平乐·村居〉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