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软件站: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

end软件站 > 资讯攻略 > 含有‘皮’字的成语汇总

含有‘皮’字的成语汇总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2-20

皮字作为一个富含深意的汉字,在成语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些成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寓意深远,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文学创作中。以下是一些包含“皮”字的常见成语及其解释:

含有‘皮’字的成语汇总 1

1. 皮开肉绽:形容被打得伤势极重,皮肉都裂开了。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受到严重物理伤害的情景,强调了伤害的残酷和严重性。

含有‘皮’字的成语汇总 2

2. 狗皮膏药:原指中医外用的一种膏药,旧时走江湖的人常假造这种膏药来骗取钱财。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骗人的假货或不可靠的东西。

3. 略知皮毛:比喻稍有一些表面、肤浅的认识。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个领域或主题的了解非常有限。

4. 死皮赖脸:形容人脸皮厚,纠缠不休。它用于描述那些不顾羞耻、一再纠缠他人的人。

5. 嬉皮笑脸: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态度轻浮、不认真或缺乏严肃性。

6. 鸡皮鹤发:像鹤的羽毛一样白的头发,像鸡皮一样粗糙而起皱的皮肤。形容老年人容颜衰老的样子。这个成语生动地描绘了老年人的外貌特征。

7. 皮里阳秋:也作“皮里春秋”。形容口头上不作评论,心中却有所褒贬。它源于孔子修订的《春秋》,书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隐含的褒贬评论而不直言。后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内心有看法但表面上不显露出来的人。

8. 老着脸皮:厚着脸皮,毫无羞涩之感。它用于描述那些不顾面子、厚着脸皮做事的人。

9. 浮皮潦草:形容不认真、不仔细、敷衍了事。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做事马虎、不负责任的人。

10. 皮笑肉不笑:形容虚假的笑容,不是发自内心的笑。这个成语用于描述那些表面和善但内心不善的人。

11.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或依托,就无法存在。它强调了基础或依托的重要性。

12. 与虎谋皮:比喻所谋之事有害于对方的切身利益,终难达到目的。这个成语源于一个寓言故事,说明与强大的敌人合作往往难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13. 豹死留皮:比喻人死后留下好名声。它强调了人的名誉和声望的重要性。

14. 皮肤之见:指肤浅的见解。这个成语用于批评那些缺乏深入思考和了解的人。

15. 鹤发鸡皮:与“鸡皮鹤发”意思相近,都是形容老年人容颜衰老的样子。

16. 细皮嫩肉:形容人的皮肤细嫩。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小孩子的皮肤或保养得好的人。

17. 连皮带骨:比喻拖沓、不洒脱。它用于描述那些做事拖泥带水、不够干脆利落的人。

18. 癞骨顽皮:身患顽癣,皮骨丧失知觉。比喻顽劣之徒。这个成语用于形容那些品行恶劣、难以管教的人。

19. 抓破面皮: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它用于描述那些因矛盾或争执而撕破脸皮的人。

20. 黏皮带骨:比喻拖沓、不洒脱,做事常拖泥带水。与“连皮带骨”意思相近。

21. 顽皮贼骨: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这个成语用于形容那些行为不端、喜欢耍小聪明的人。

22. 败鼓之皮: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它强调了即使是看似无用的东西也有其潜在的价值。

23. 鹿皮苍璧:古代的一种货币或礼器。这个成语用于描述古代的文化和礼仪。

24. 厚皮老脸:意思是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它用于批评那些不顾羞耻、厚着脸皮做事的人。

25. 妍皮痴骨:指外表虽美,内心却不聪明。这个成语用于描述那些外表漂亮但内心愚蠢的人。

26. 皮松肉紧:漫不经心,宽泛而无关紧要。它用于形容那些做事不认真、不严谨的人。

27. 黑漆皮灯:透光亮的灯笼。比喻糊涂、昏庸、不明事理。也指贪赃枉法的官吏掩盖民间疾苦,对下只干坏事,对上只言好事。

28. 皮相之士:指只看重外表而不注重内在品质的人。这个成语用于批评那些以貌取人、缺乏深入了解的人。

29. 寝皮食肉:形容仇恨之深。它源于古代的一种复仇方式,即剥下敌人的皮作为床垫、吃下敌人的肉以示仇恨。

30. 白磨嘴皮:指说了一些无用的话,不能说动对方。这个成语用于描述那些说话没有说服力或浪费时间的人。

31. 粘皮着骨:比喻执着、刻板。它用于形容那些过于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32. 顽皮赖骨:谓品行不端、无赖狡诈。与“顽皮贼骨”意思相近。

33. 体无完皮:解释为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它用于形容一个人受到严重的伤害或折磨。

34. 皮里抽肉:形容人消瘦不堪。这个成语用于描述那些因疾病、饥饿或其他原因而极度消瘦的人。

35. 皮里膜外:不着实的意思。它用于形容那些说话或做事不切实际、缺乏实质性内容的人。

36. 讪皮讪脸:嘻皮笑脸的样子。与“嬉皮笑脸”意思相近。

37. 脸憨皮厚:满脸痴傻气,脸皮很厚,不知廉耻。这个成语用于形容那些不知羞耻、缺乏自知之明的人。

38. 嘻皮涎脸:形容轻佻嘻笑不知羞耻的样子。与“嬉皮笑脸”和“涎皮赖脸”意思相近。

39. 反裘伤皮: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则毛在里,皮必受损。这个成语用于比喻做事方法不当,反而损害了自己。

40. 钻皮出羽:比喻极意夸饰自己偏爱的人。它源于古代的一种制作工艺,即通过钻孔使羽毛露出皮面来装饰物品。后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过分炫耀或夸大自己的人。

41. 舐皮论骨:刚舔到皮肤就谈论里面的骨头。比喻看问题不深入,只看到表面现象就妄加评论。这个成语用于批评那些缺乏深入思考、喜欢妄下结论的人。

42. 剥皮抽筋:形容恨之入骨或极端凶残。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对敌人或仇敌的极端仇恨和残忍行为。

这些包含“皮”字的成语各具特色,寓意丰富。它们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这些成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